谁都不该不劳而获
由于实行了计划生育,今天大部分的中国城市家庭只有一个孩子,父母给孩子自己想都没有想过的优越条件。这是件好事,但我担心这也将带来一个副面后果:孩子可能觉得从别人那里接受东西理所当然,无须付出相应努力。
这是一个葡萄牙小伙在《不怕死的中国人》的文章里写的话。其实这种担心不仅仅是对独生子女,也适应现在我国的很多济贫救穷活动。
前一段时间媒体报道的《湖北5名贫困大学生受助不感恩被取消资格》,也被电视节目大辩论了一番,后续的报道说被资助的孩子里竟然有一个局长的女儿。当然,讨论的结果分为两派:仇富派说,你出钱就是为了出名捞其他资本,就不该要求别人感恩;再说,要感恩也是在心里,强行逼人家感恩也会伤害被资助者的尊严;和富人士认为,连“谢谢”都不会说的大学生就不配获得帮助,我们仍个钱也要听见个响声。在此,我不想讨论谁是谁非的问题。因为穷人的尊严跟富人的仁慈对这个社会来说同样重要,无论伤害到那个,都对现在这个贫富差别悬殊的社会不利。
想这些,是我是一个大学班级的班主任。国家和爱心人士近几年为贫困学生提供的资助确实也不少,我们学校大约有50%的学生可以获得资助。由于时间不统一,资助方式不同,一学期选择资助对象有很多工作要做,而评的结果常常并不理想,甚至会引起很多矛盾。究其原因,这种助贫的方法都是一个特点,那就是无偿赠于受助者。“不劳而获”是世界上最好的事情,所以也最受所有人欢迎。因此,不穷装穷者有之,小穷装大穷者有之,当然,也有一些自尊心很强的学生宁愿刻苦自己也不露贫的,总之,助穷的善款不一定全能落到真正贫困的学生头上。
鉴于此,我觉得,社会最好不要发放“免费的午餐”,奖学金就奖给那些品学皆优,在学业上取得成就的人。而助学金就以基金的形式搞成无息贷款,放开给需要的贫困生,不论他用多久,但一定要还本。这样,即不伤贫困学生的自尊,可以满足他们足额的学费亏欠,也避免了不贫困的学生冒领。当然,更重要的,是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。
“谁都不该不劳而获”,这是一个健康社会应遵循的基本准则。为什么很多国企老板敢巨亏特亏,为什么个别大学敢巨贷特贷?本质上,他都知道亏是国家的财产,政策给了他不劳而获的空子可钻,他可以没有社会责任感。